人的一生約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夜晚辛苦了一天的打工人期盼自己能夠很快酣然入夢,有個好睡眠,保證充沛精力,第二天繼續(xù)"996",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他所愿,可以睡個好覺。
半夜因為鼾聲如雷而被舍友叫醒?半夜憋醒,無奈只能坐著到天亮?睡眠8小時,第二天依舊頭腦發(fā)脹昏昏欲睡,仿佛睡了個假覺?對有些人來說,睡眠可謂是“如鯁在喉”,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天,就請民生專家郭朝先教授給大家說道說道這個困擾您的睡眠問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俗稱打呼嚕,打鼾)。
睡了7小時,呼吸暫停389次
差不多每分鐘一次
小李(化名)在成都工作,身高1米7不到,體重卻超過了200斤,BMI(身體質量指數)為31(指數大于30為肥胖)。
近兩三年,他體重逐年遞增,打鼾也更嚴重了,經常因憋氣缺氧,夢中被憋醒。從去年開始,小李時常感到乏力、犯困,整個人精神狀態(tài)很差,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他來到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yī)院,門診醫(yī)生建議他做一個睡眠呼吸監(jiān)測。
結果顯示,入睡7小時,小李呼吸暫停了389次,其中暫停最多時一小時竟達58次,最長暫停時間持續(xù)了3分鐘,缺氧時間(血氧飽和度小于90%)4.5小時。
“這些數據說明,他的呼吸暫停已經非常嚴重了!惫冉淌谡f,小李患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他所患的高血壓,也與打鼾有關。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缺氧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影響血壓波動,繼發(fā)高血壓”。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是指睡眠時上氣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進而導致頻繁發(fā)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以及睡眠結構紊亂,長期可導致多系統(tǒng)多器官受損。
臨床表現有夜間睡眠打鼾,伴呼吸暫停、白天嗜睡、記憶力減退、晨起口干、夜尿次數增多,嚴重時可出現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等多器官多系統(tǒng)損害,甚至導致夜間猝死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的發(fā)生!
為何說OSA比熬夜還要命?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人加入“夜貓子”的行列,醫(yī)學上稱這種熬夜行為為“睡眠剝奪”,熬夜致年輕人猝死率逐年上升,2017年諾貝爾醫(yī)學獎研究表明如果人體晝夜節(jié)律被打亂,常常熬夜,您的正常代謝就會出現問題,然后引發(fā)諸多疾病。而OSA比熬夜還要可怕。
人在睡眠時若經常出現呼吸暫停,會引起間歇性低氧血癥、二氧化碳潴留和胸腔內壓波動增大,可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激活、炎癥反應,進一步導致血管內皮功能損害、血液高凝狀態(tài),以及內分泌和代謝異常。同時,會引起睡眠狀態(tài)下的血壓、心率的過度波動,從而誘發(fā)多種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有文獻報道,全球每天約有3000人因睡眠呼吸暫停死亡。在我國,約有4.5億人患有鼾癥,其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約有5200萬人。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有OSA?
如果以下現象出現了3個及以上,就很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1.打鼾:中、重度打鼾,聲音比說話聲還響亮;
2.疲倦:白天疲倦、困倦、嗜睡;
3.觀察:睡眠時停止呼吸、窒息、喘氣;
4.壓力:高血壓;
5.體重指數:BMI>35【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6.頸圍:男性>43CM,女性>40CM;
確診OSA后如何治療?
非手術治療:
一方面是通過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肥胖者建議加強運動,合理飲食,積極減輕體重;夜間側臥睡姿等;另一方面是器械治療,包括口腔矯治器以及無創(chuàng)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其中,無創(chuàng)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是成人OSA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OSA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懸雍垂腭咽成形術(UPPP)、鼻腔手術等多平面聯合手術等。
睡眠障礙疾病就診小貼士
“約9成的打鼾人士,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即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暫停!惫冉淌谡f,這類患者參與體循環(huán)的血氧少了,從而引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夜尿增多、腎功能不全、老年癡呆等并發(fā)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肥胖密切相關,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會明顯升高,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后患病率會明顯上升。但從性別上來看,男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性”。
所以,一旦發(fā)現自己或家人有打鼾的癥狀,一定要有警惕意識,及時就診哦!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yī)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區(qū)西玉龍街2號,地鐵1/4號線騾馬市站G口出來直行200米即到)
兒童多發(fā)性抽動癥屬于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其發(fā)病有遺傳因素決定,疾病
為了發(fā)掘中國傳統(tǒng)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勢下的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激
虎年開工第一天,青島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推出《奮力走在前》首檔融屏欄目,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歷經大疫后的國人對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雖然疫情的陰霾還未完全消散,但此時已鶯飛草長,鳥語花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