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7點30分,2022北京馬拉松鳴槍起跑,參賽者將天安門廣場裝點成歡樂的海洋。與41年前創(chuàng)辦之初86人的參賽規(guī)模相比,如今的北馬已經(jīng)成為跑者的盛大節(jié)日。
11月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出發(fā)。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跨越數(shù)十載,誕生于1981年的北馬見證了時代變遷,涌動著新時代全民健身的熱潮,鐫刻下人們不斷向前奔跑的理想;踏上新征程,跑步繪就城市的風景,融入人們的生活,大眾越發(fā)濃烈的“跑馬”熱情,更是成為我國群眾體育蓬勃發(fā)展的生動縮影。
見證時代變遷
曾經(jīng)的長跑專業(yè)運動員孫英杰是北京馬拉松變化的見證者之一。從2003年到2005年,她都是女子組冠軍。當年能夠完成全馬賽事的大眾跑者還不多,參賽者多數(shù)是專業(yè)運動員。而這次北馬,她自己開設的跑步俱樂部有近20名學員報名參賽。“相比于作為專業(yè)運動員時的專注,現(xiàn)在的我體會到帶領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的快樂!睂O英杰說。
在有近2000名成員的房山跑團中,有200多人參加了此次北馬!拔覐2014年開始進行跑步鍛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互相督促、彼此鼓勵!狈可脚軋F團長王琳說,當時只是想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鍛煉,沒想到跑團發(fā)展到這么大的規(guī)模!皡⒓玉R拉松賽對于跑者來說是一種儀式,生活需要儀式感,跑步也是如此。”
11月6日,觀眾為參賽選手加油。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中國城市馬拉松運動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從高速度發(fā)展邁向高質量發(fā)展,如今已經(jīng)從專業(yè)選手競技的賽場拓展成大眾跑者綻放的舞臺。北京馬拉松組委會執(zhí)行主任、中國田徑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于洪臣說,1981年86名參賽選手的星星之火,在過去的幾十年、特別是近十余年來,漸成燎原之勢,北馬引領著中國馬拉松運動走出一段波瀾壯闊的歷程。
今年春天,北京冬奧會讓世界看到了新時代中國的新氣象。在兩屆奧運會跆拳道冠軍吳靜鈺看來,北京成為“雙奧之城”后,今年的北馬更加不同凡響。
“退役后,我參與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每周都會跑個四五次。在我們這些大眾跑者眼中,北馬像一場盛宴,令人期待也令人著迷!眳庆o鈺說,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是重在參與和挑戰(zhàn)自我,馬拉松運動就能體現(xiàn)這樣的精神和品格!霸凇p奧之城’北京‘跑馬’,更能深刻感受到奧林匹克的魅力,更能腳踏實地去感悟奧林匹克格言,踐行北京冬奧精神。”
11月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出發(fā)。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fā)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北本┦畜w育局局長趙文說,在以北京馬拉松為代表的經(jīng)典體育賽事的牽引下,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整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全民健身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繪就城市風景
“奔跑,為了遠方”“因為自律,所以自信”……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的龍?zhí)吨泻珗@塑膠跑道上,一句句這樣的話語激勵著在此鍛煉的市民不斷向前奔跑。這座由原北京游樂園改建的區(qū)域性綜合公園剛落成一年多,便成為北京市民喜愛的打卡地。
作為中關村一家公司跑團的團長,李沄霏一直想把跑步文化和馬拉松精神帶給跑團的成員。帶領大家到北京各大公園和城市地標打卡成為李沄霏組織跑步活動最大的樂趣之一!拔覀冊诒寂苤蓄I略城市的風光,奔跑也成為城市中靚麗的風景!
11月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李沄霏最常去的地方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故宮和景山周邊也是他和團友們經(jīng);顒拥膱龅亍C看翁剿鞒鲂碌呐懿铰肪,他總是第一時間跟團友分享!氨寂苁橇私庖蛔鞘凶詈玫姆绞!崩顩V霏說,“跑步讓我們對生活的城市有了更多好感!
在故宮附近的一家咖啡館,透過玻璃窗就能看到故宮角樓。這家咖啡館的老板楊子玉是一位資深跑者,從2009年第一次參加北馬至今,已跑過百余場全程馬拉松。楊子玉說,她的生活融合了享受長跑的“動”與品嘗咖啡的“靜”。
“平時經(jīng)常繞著故宮外的圍墻跑,一圈差不多4.2公里,跑10圈就剛好是一個全馬。”楊子玉說,起初只是有這樣一個想法,直到2020年,自己繞故宮跑了第一個“紫禁城馬拉松”;跑圈的很多小伙伴知道后特別感興趣,此后便慢慢形成了一項民間賽事。
11月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胡星宇攝
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一朵“月季花”,在天壇公園來一場“吉象跑”,在朝陽公園打卡“小怪獸”……人們在這座城市努力奔跑,也在品味這座城市的文化。跑步場地不斷增多、跑步設施不斷完善,也給跑者帶來越來越舒適的跑步體驗。
2022年8月,奧森科技智慧跑道正式啟用,通過運動監(jiān)測、運動指導等技術,為跑友提供更具陪伴感和趣味性的運動體驗。園區(qū)設置了多個電子屏幕用于展示園區(qū)日常動態(tài),跑者可通過人機交互裝置獲取運動熱身提示等專業(yè)指導。
“除了奧森,很多地方也各具特色:通州的大運河森林公園設置了自行車道、跑道和步道,朝陽公園的夜跑照明非常不錯……”楊子玉說,無論你住在哪里,只要想運動了,家門口總有合適的地方可以跑一跑。
“馬拉松是城市的名片,對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和百姓衣食住行都有帶動作用。如今,跑步場地越來越多,環(huán)境越來越好,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交相輝映!北本R拉松協(xié)會會長趙福明表示,歷經(jīng)40余年的發(fā)展,北馬不僅成為一項知名的體育賽事,更是點亮了城市的地標,推動了城市的發(fā)展,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全民健身的隊伍。
11月6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編織人生理想
近日,依托新華網(wǎng)建設的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新華網(wǎng)健康中國促
6月1日至4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青島舉行。據(jù)了解,為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