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而且病程比較長,很多人感冒后,往往咳嗽還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怎么能讓咳嗽好得快呢?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治療咳嗽超有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精選了11種食物,讓你徹底遠(yuǎn)離咳嗽,擁有健康身體。
1、大蒜
據(jù)中國紅十字會通訊組介紹,用大蒜60克切碎,加入冷開水300毫升,浸10小時后取汁加入白糖適量,5歲以上小兒每次服15毫升,5歲以下減半,每2小時吃1次。
經(jīng)201例百日咳患兒服用,有效率達(dá)95%。民間也有用大蒜1個,去皮切碎同橘餅1個,加水1碗,煮湯服食,對小兒百日咳者頗宜。
2、冰糖
為白砂糖經(jīng)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jié)晶,故稱冰糖!侗静菰傩隆氛f它能“止咳嗽,化痰涎。”百日咳患兒宜煎水喝或含化食用,所以,不少止咳的單方中都用到它。白糖、冰糖和紅糖的效用不同。紅糖有行血化瘀的作用,適宜婦女經(jīng)期或孕婦產(chǎn)后食用;而冰糖、白糖能清熱、消炎、去火氣、止熱咳、化濃痰,百日咳的兒童食用冰糖,有化痰止咳的效果。
3、金橘
有理氣、化痰的作用!吨袊幹矆D鑒》中說:“金橘治百日咳。”患有百日咳的兒童,宜用金橘煎水或泡茶飲。金橘用糖腌壓餅,名金橘餅,百日咳者嚼食之,亦頗適宜。
4、芹菜
又叫早芹、藥芹。有清熱平肝作用,對肝火犯肺型百日咳,食之尤宜!妒澄锆煼ā分性榻B:“治百日咳:芹菜全株500克,洗凈搗汁,加食鹽少許,隔水溫?zé),早晚各?酒盅,連服數(shù)日。”
5、梨
性涼,有化痰、潤燥、清肺的作用。百日咳多為外感時邪、內(nèi)蘊(yùn)痰熱、阻礙肺氣宣降所致,梨能化痰止咳,清肺潤燥,故對小兒百日咳偏熱者尤宜。
6、橄欖
又叫青果。有清肺、順氣、化痰、止咳的功用!侗静菰傩隆愤說它“平肝開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
對百日咳的兒童,宜用橄欖20粒,同冰糖煎水分3次食用,民間也用橄欖3~5粒,同蘿卜1個,煮水代茶飲,連食幾天。
7、羅漢果
能清肺熱、止咳嗽,對百日咳者亦宜!稁X南采藥錄》載:“羅漢果理痰火咳嗽,和豬精肉煎湯服之。”福建民間對百日咳患兒,常用羅漢果1個,柿餅15克,一同水煎服。
8、蘿卜
有化痰熱、止咳嗽的功用!度杖A子本草》中就有蘿卜“能消痰止咳”的記載。馬文飛《食物療法》中還介紹:“治百日咳:白蘿卜500克,冰糖60 克,蘿卜切片,水煎,1日3次分服,需連續(xù)服。”此外,蘿卜的種子也有化痰涎、止咳喘的功用。《江西中醫(yī)藥》曾報道:“治百日咳:白蘿卜籽,焙燥,研細(xì)粉。白砂糖送服少許,1日數(shù)回。”凡百日咳患兒,均宜用蘿卜搗汁,或用蘿卜籽煎水服。
9、核桃仁
有潤燥、化痰、止咳、定喘的功效,故百日咳者宜食。中醫(yī)研究院《中醫(yī)驗方匯編》中曾介紹:“治小兒頓咳,剝食核桃仁,每日早晚嚼服核桃仁3個。”《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中亦說:百日咳宜用“核桃30個,剝開皮殼,留仁與紫衣,每次服3個,早晚各服1次”。民間中也常用核桃仁9克,搗爛,加冰糖適量拌勻,每日早晚用開水沖服。
10、冬瓜
能消痰、清熱,《滇南本草》中還說它能“治痰吼,氣喘,可以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冬瓜子仁也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也曾介紹:“百日咳劇烈咳嗽,用冬瓜子仁15克,加紅糖適量搗爛研細(xì),開水沖服,1日2次。”故凡小兒百日咳者,均宜服食冬瓜或冬瓜子。
11、馬齒菜
又稱馬齒莧、馬踏菜、酸味菜、安樂菜。有清熱作用,民間認(rèn)為小兒百日咳者宜食之。據(jù)《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9年第3期中介紹:治療小兒百日咳,單用馬齒菜制成50%的馬齒菜糖漿服食,一般連吃3天后,咳嗽減少,發(fā)作時間縮短,癥狀也隨之減輕。
牙垢多為食由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xì)胞、唾液和細(xì)菌構(gòu)成。牙齒上有牙垢
選擇剖腹產(chǎn)的媽媽,在產(chǎn)后恢復(fù)的過程中,比順產(chǎn)的媽媽需要更多的護(hù)理。而因
檸檬水也叫檸檬醋,含豐富的維生素C,能防止牙齦紅腫出血,還可減少黑斑、雀斑
指甲的形狀顏色變化能反映出你的身體健康與否!通常來說,指甲上的改變可能
女人在更年期的時候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專家認(rèn)為,這個時候需要補(bǔ)補(bǔ)腎,那么女人
許多更年期婦女都有燥熱的情況發(fā)生,該怎么辦呢?其實,只要在飲食上多注意
夏天天氣悶熱,很多朋友都覺得胃口不太好,吃不下東西,但人是鐵飯是鋼,就
失眠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那么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個一分鐘快速入睡的方
在冬季一個個顏色鮮艷的橙子,果肉酸甜適中,水分多,富有香氣,是深受大家
檸檬是世界上最有藥用價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高
血氣不足是中醫(yī)的一種說法,血氣不足的原因有很多,血氣不足的癥狀也不少,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jǐn)慎參閱,本站不承擔(dān)由此引起的相關(guān)責(zé)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