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廣告詞。不可否認,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guān)注兒童早教方法,關(guān)心孩子在幼兒園乃至學前班所學的知識。于是學習的壓力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地表現(xiàn)在孩子的身上。對于孩子,我們到底應該給予怎樣一個學齡前的教育呢?
1, 給孩子足夠玩的空間,避免硬性地學習。
對于孩子來說,在學校里學習了多少個字、多少個英文單詞、多少個數(shù)并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因為這些知識性的學習在小學階段都會按照教學進度重新學習。因而知識性的學習都可以按照正常的階段來進行,沒有必要特地提前。當然如果寶寶自己在認字、識數(shù)的時候,非常開心,那么認識多的字、學習簡單的運算也都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表現(xiàn)得很苦惱甚至非常排斥,我們大可不必強迫,以免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陰影,影響以后的學習。但是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在學校里是否能很好地與人相處,良好習慣是否形成,是否健康快樂地成長。
2, 幫助孩子儲備相應的能力。
我們需要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各個敏感時期,抓住孩子的敏感時期,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適當?shù)呐囵B(yǎng)。比如學齡前是兒童基本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3歲以下是孩子獲得語言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7歲前決定著除遺傳外的后天智力水平的發(fā)展程度。這樣的一些時機都是唯一的。因而在這樣的時期,我們更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為目的,采取適當?shù)姆绞剑员闾岣咚麄兊幕A(chǔ)智力,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 家長切忌“拔苗助長”。
目前有很多家長都會顧慮,擔心其他的孩子都在學習,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學,那么在起點上就已經(jīng)輸了。其實作為家長的我們,更需要有一種冷靜的心態(tài)去看待孩子的學習,我們千萬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在尊重孩子的基礎(chǔ)上為孩子選擇一些他們喜歡的內(nèi)容,注重孩子基本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孩子的學習是一種馬拉松式的長跑,學齡前時期的教育,重在為孩子打好扎實的身體和智力基礎(chǔ),給孩子奠定競爭優(yōu)勢。在孩子成長的長跑中,不是在于在起跑線上贏了多少,而是在于一旦起跑后,孩子的持續(xù)學習能力和超越能力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