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指小兒長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證。引起厭食的原因很多,有急慢性疾病的影響,如佝僂病、貧血、慢性腸炎、長期便秘、結核病等,體內缺鋅,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不正確的喂養(yǎng)方法等,均可導致厭食的發(fā)生。本病屬中醫(yī)學的“納呆”、“惡食”等病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飲食積滯三個證型。
【蘿卜餅】
配方: 白蘿卜、面粉各250克,精豬肉100克。
制法: 蘿卜洗凈切成細絲,放入油鍋內炒至五成熟時盛起;豬肉剁茸,與蘿卜絲加蔥花、姜末、精鹽調成餡心。面粉加水和勻,分成50克1個的面團,搟成薄片,放上餡心制成夾心小餅,用植物油烙熟。
功效: 理氣消食。
用法: 隨意食用。
【雞內金粥】
配方: 雞內金6個,干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
制法: 雞內金、橘皮、砂仁研末備用;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入藥粉,加白糖適量調味。
功效: 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用法: 分次溫食。
【二丑消積餅】
配方: 黑丑、白丑各60克,白面粉500克。
制法: 二丑炒香脆,過籮,與面粉調和,入白糖適量,焙制成3克重的餅干。
功效: 消食導滯。
用法: 每次2塊,每日3次。
【山藥雞肫】
配方: 雞肫250克,鮮山藥100克,青豆30克,生姜、蔥各10克。
制法: 將雞肫洗凈切成薄片,鮮山藥煮熟切片,肫片放鍋中,加精鹽、料酒、胡椒粉拌勻腌漬;另用一碗放入醬油、白糖、味精、雞湯、濕淀粉兌成滋汁。鍋內放入菜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肫片劃散,倒入漏勺瀝去油。鍋內留底油,下姜末炒香后,入肫片、青豆、山藥片翻炒幾下,倒入兌好的滋汁勾芡翻勻,撤上蔥花,淋上麻油,起鍋裝盤。
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用法: 佐餐食用。
【八仙藕粉】
配方: 藕粉200克,白茯苓、炒扁豆、蓮肉、川貝母、山藥各5克,白蜜20克,人乳250毫升。
制法: 將上述藥物和食物研為細末,與藕粉拌勻,服時調入白蜜、人乳。
功效: 益氣健脾,消食止瀉。
用法: 早晚餐用。
【九仙糕】
配方: 蓮子、山藥、白茯苓、薏米各5克,炒麥芽、炒白扁豆、芡實各3克,白糖500克,糯米粉1000克。
制法: 蓮子用溫水泡后去皮、心,與其他藥食同放鍋內,加水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30分鐘,取汁,把糯米粉、白糖、藥汁合勻,揉成面團,做成糕,上籠武火蒸30分鐘。
功效: 補益脾胃。
用法: 當早餐食。
【益脾餅】
配方: 白術30克,干姜6克,熟棗肉250克,雞內金15克,面粉適量。
制法: 白術、干姜、雞內金研粉,加棗肉制成棗泥,再加面粉、清水,合面作薄餅,烙熟。
功效: 健脾益氣,消食止瀉。
用法: 可作主食。
[[編輯推薦:暖胃藥膳驗方四則]]
蜂蜜以稠如凝脂、味甜純正、清潔無雜質、不發(fā)酵者為佳。蜂蜜的作用也非常多
食補在我國的養(yǎng)生之術當中占了很大一有些,冬氣候溫驟降,霧霾氣候頻繁,立
龍鳳胎寶寶相較于雙胞胎寶寶來說更受父母的喜愛,畢竟這樣人生就圓滿了,那
中醫(yī)有很多保健養(yǎng)生的方法,比喻藥浴就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藥浴保健越來
三伏天如何祛濕?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運化水濕;蚍棉较阏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
有不少朋友認為可以通過手掌來看相,事實上,手掌確實隱藏了不少人體的秘密
【導讀】高血壓吃什么中藥好 五個中醫(yī)藥膳治療高血壓。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
痛風是非常痛苦的疾病,而且難以治療,那么針灸能治療痛風嗎?針灸如何治痛
艾灸是中醫(yī)常用的治療手段,艾灸的穴位也是很關鍵的,那么艾灸三陰交穴的作
對于人們來說,買東西最怕的就是買到假的,而如今市場上,中藥的品種魚龍混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