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孫紅麗)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第十版防控方案有關情況舉行發(fā)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有記者問,春運期間,人員流動增加,公眾在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在出發(fā)前后和在途中要采取哪些自我防護的措施?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表示,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探親訪友以及旅行增多。要合理安排出行,倡導公眾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區(qū)探親旅游,也倡導一些高流行地區(qū)的人員盡量減少出行,居家治療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探親,出現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人員在未排除感染風險之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自感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員,應在排除風險之后再出行。
常昭瑞提醒,如果要出行,出行前一定要科學規(guī)劃,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況,盡量錯峰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降低感染風險。要備足口罩、手消以及消毒紙巾等防護用品,以及體溫計、抗原檢測試劑盒、解熱鎮(zhèn)痛等常用藥品,同時也要關注氣候變化,備足保暖衣物,防止著涼。
在出行途中,要做好自我防護,第一是在環(huán)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候機候車時,乘坐飛機、火車以及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規(guī)范佩戴口罩。
第二是在公共場所要保持合理的社交距離,減少近距離與他人接觸。
第三是要做好個人衛(wèi)生,尤其是隨時要關注手衛(wèi)生,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用紙巾或者肘部遮擋,將用過的紙巾及時丟往垃圾桶。如果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的時候,要及時洗手或者進行手消毒,在外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要盡量減少用餐次數,盡量錯峰就餐。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當到景區(qū)等公共場所的時候,要遵守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
另外,返鄉(xiāng)或者返程后,要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抗原檢測或者視情況進行就醫(yī),返鄉(xiāng)初期的時候,做好癥狀監(jiān)測的同時,盡量減少與家里老人尤其是合并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家人接觸,接觸時要規(guī)范佩戴好口罩。
近日,依托新華網建設的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新華網健康中國促
6月1日至4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青島舉行。據了解,為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