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響了,本該熱鬧的校園卻仍然靜悄悄的。課間十分鐘不允許孩子到戶外活動,除了去衛(wèi)生間不能出教室,只有在固定的課間時段才能去打水,甚至,在教室不許大聲說話——近日,多地普遍出現(xiàn)的“中小學校課間圈養(yǎng)”現(xiàn)象登上熱搜,引發(fā)眾多家長、學生共鳴。
這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早在十余年前,就有媒體多次關(guān)注“寂靜的課間十分鐘”,呼吁“讓孩子‘瘋’一會兒又何妨”。近日,教育部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教育部此前通過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明確要求,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游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shè)置不必要的約束。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tǒng)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jié)課間應(yīng)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梢松钏嫉氖,既有呼聲又有政策,這么長時間過去,為何“課間圈養(yǎng)”卻仍是困擾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一道難解之題?
幾乎每個人都明白,“課間圈養(yǎng)”養(yǎng)不出健康快樂的孩子,卻為何長久走不出這個“怪圈”?“寂靜的十分鐘”背后,學校有哪些顧慮、家長有什么訴求、孩子有怎樣的內(nèi)心期待?怎樣盡最大可能解決問題,把快樂的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
1.重視課間十分鐘的育人價值,為校園生活適度留白
對很多成年人來說,課間十分鐘是一份美好的記憶;蚴窃诮虒W樓外呼吸新鮮空氣,或是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或是和同學說笑聊天……不僅可以活動筋骨、調(diào)整身心,也能為集中精力上好下一節(jié)課做準備。但如此暢快的課間生活,如今卻在不少孩子的生活中消失了。
“做完課前準備后,老師只允許喝水、上廁所,不能隨意下樓,也不能交頭接耳。實在無聊時,我要么發(fā)呆,要么在腦海里想象有兩個小人在大戰(zhàn)!北本┠承W三年級學生成成說。
“‘入班即靜、入座即學’,學校每個孩子都會背誦這句話。哪怕是課間出去上廁所時跟別班同學說話,被發(fā)現(xiàn)了也會被扣分!北本┬W生家長楊女士則告訴記者,如此嚴苛的規(guī)定對于她8歲的、活潑好動的兒子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
在社交平臺上,家長們對“寂靜的課間十分鐘”的描述更是五花八門:有孩子因在學校長時間坐著直喊“尾椎骨疼”;有學生吐槽“課間十分鐘,拖堂兩分鐘,上廁所時間都不夠”;甚至還有學校詳細規(guī)定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范圍、種類、聲音大小,同時規(guī)定班主任的監(jiān)督職責并與班分扣罰掛鉤……
“‘以安全之名’的因噎廢食”“教育懶政”……一時間,大家紛紛把矛頭對準了學校。而面對指責,不少學校則表示,自己也是有苦難言。
“每天最操心的是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大課間,一個是放學出校,全校老師‘嚴陣以待’!鄙钲谝晃恍W校長告訴記者,“一旦發(fā)生意外事故,再碰到不太理性的家長,學校就會很被動。”
他的擔心并非多余。據(jù)報道,某地法院近年來審理的29起校園人身傷害類案件中,91%發(fā)生在課間或放學期間,86%發(fā)生在操場和教室。而從判決結(jié)果看,學校被判承擔30%以上責任的占比約50%,原因大多是“學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時救助”。
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老師怕出事、學校怕找事,把孩子“禁閉”在教室里最省事,“課間圈養(yǎng)”成為不少學校的首選。而在這種“以安全之名”的過度保護之下,孩子們不只是失去了快樂的十分鐘,諸多不利于其成長發(fā)展的短板都凸顯出來。
有些學校的基礎(chǔ)設(shè)施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課間需求,卻被熟視無睹!吧蠈W剛幾個月,7歲的女兒就得了尿道炎。仔細一問,廁所太少,每次課間去都要排長隊。孩子干脆整天不喝水。”一位家長反映。
有的學校則在“課間圈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層層加碼”,實際上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如發(fā)明了“小預(yù)備”制度,即在正式上課鈴響前三分鐘響一遍預(yù)備鈴,學生需立即回座朗讀古詩或課前準備,這樣,“又多學了三分鐘”;甚至,有的學校為了方便管理,連25分鐘的大課間也不讓學生自主活動,只是組織學生集體做操,之后就要求其回教室,還拆掉了校園里的單杠、雙杠等運動器械。
“玩鬧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們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敝袊嗌倌暄芯恐行纳倌陜和芯克苯淌谔锖杲苷J為,校園生活的適度留白非常重要,在“換換腦子”的背后,課間十分鐘還有著別樣的教育價值:“看似短短十分鐘,卻可以在與伙伴的談天說地中了解世界、社會和他人,激發(fā)起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可以在小伙伴三五成群的‘八卦’‘吐槽’中形成對事件是非曲直的判斷,建構(gòu)起社會規(guī)則意識;可以在與小伙伴游戲中,感受到默契、聯(lián)結(jié)、友愛等積極情感,或難過、尷尬、失望、憤怒等消極情感,提高情商和社會交往能力。這些都是單純的知識學習無法實現(xiàn)的!
2.好的課間生活應(yīng)“多姿多彩、鬧而不亂”
隨著討論日益熱烈,新疆伊寧、山西太原、廣西南寧、河南鄭州等多地近日分別就“課間圈養(yǎng)”問題作出回應(yīng):有的學校召開全體班主任會議,強調(diào)課間讓學生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有的地方則表示,課間10分鐘時間比較短,學生主要用于喝水、上衛(wèi)生間、調(diào)整狀態(tài),不建議進行跑步等劇烈運動。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于這樣的回應(yīng),不少受訪教師和家長并不滿意。
“有的班級離操場很遠或所在樓層較高,孩子們可能剛到操場就得回教室。遲到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氣喘吁吁,光是調(diào)整就要很久,非常影響下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币晃唤處熣J為,與“課間圈養(yǎng)”一樣,上述不考慮實際情況就承諾讓孩子們?nèi)ゲ賵鲎杂苫顒樱蛘呶癖硎尽艾F(xiàn)狀不易改變”的態(tài)度,同樣是一種粗糙的管理。
天津一位家長則向記者講述了其孩子所在學校的做法:在樓道里放了幾個墊子,課間時讓孩子分組去樓道里做仰臥起坐,實現(xiàn)“錯峰有序活動、休息”。
“既出教室了,也放松眼睛了,還運動了。可這就是好的課間生活嗎?”沒過幾天,孩子就向他吐槽,“下課了還得體訓,還不如在座位上坐著”。這位家長非常無奈:“看似向前走了一步,‘動起來’了,可孩子卻感覺連課間都成了‘被組織’的‘機器’!
對此,上述教育部負責人表示,將堅決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將指導地方和學?茖W實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室外場所設(shè)施排查和人員值守,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等。
相關(guān)專家也認為,只有先引導家校樹立起理性的課間活動觀念,甚至更深層的權(quán)責觀,才有進一步討論“如何經(jīng)營好課間十分鐘”的空間。
近日,依托新華網(wǎng)建設(shè)的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新華網(wǎng)健康中國促
6月1日至4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青島舉行。據(jù)了解,為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guān)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