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黃的作用、配伍應用及副作用:姜黃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黃的根莖。主產(chǎn)于四川、福建。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曬干,除去須根,切厚片,生用。
姜黃屬于生姜植物家族,已經(jīng)有很久的藥用歷史。這種草藥在亞洲最為常見,經(jīng)常作為香料添加到食物中。姜黃粉是最常見形式,是姜黃根莖經(jīng)過煮熟干燥后碾成的橘黃色粉末。作為食品添加劑,姜黃有很多好處。姜黃包含的天然色素叫做姜黃素,是咖哩粉中的重要成分。此外,泡菜等食品也使用姜黃。
姜黃是什么
提到“姜黃”,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可說起“姜黃味道”,可能很多朋友早已不知不覺品味過很多回了。如果你食用過咖喱,那么對了,咖喱中的黃色物質主要便是姜黃。那是一種復雜、濃郁的木質香氣,隱約有著花香、柑橘香以及姜味,嘗起來有一點苦味,辣味適中,以及帶有麝香味的溫暖口感,充滿了神秘而濃郁的東方風情。
姜黃,盛產(chǎn)于我國南方的一種姜科植物,同時也是藥食兩用藥材,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具有通經(jīng)止痛、活血行氣、驅寒消炎等功效,F(xiàn)代研究其主要化學成分為姜黃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同時將姜黃和姜黃素列為食品添加劑。
姜黃從唐朝便作為重要的活血化瘀藥物,以后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在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還有一個奇特的名字──寶鼎香。古代的鼎,既是道士煉丹煮藥的鼎爐,也是鳴琴焚香的香爐,更是政權的象征,故稱寶鼎。用寶鼎香來比喻姜黃氣香特異,功效卓著,高貴典雅。
姜黃不只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在臨近國度同樣“身價不菲”。
姜黃在印度被廣泛地作為調料和食用色素使用,在喜馬拉雅地區(qū)有“廚房王后”和“生命香料”之稱。它的藥用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是印度瑜伽及傳統(tǒng)養(yǎng)生療法阿育吠陀的一種重要草藥。姜黃色素在印度還被看作是天然消炎劑,用于炎癥引起的關節(jié)炎、風濕病、肌肉酸痛等,被稱為“印度的固體黃金”。
姜黃也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健康食品之一。日本沖繩是世界長壽之鄉(xiāng),食用姜黃被認為是沖繩人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產(chǎn)于沖繩的姜黃更被作為“日本琉球王朝御品”。
現(xiàn)代研究證實姜黃中的主要成分—姜黃素,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抗?jié)儭⒈Wo肝臟、抗心肌缺血、抗抑郁、抗菌、消炎、抗病毒和抗真菌等作用,可用于治療癌癥、糖尿病、冠心病、關節(jié)炎、阿爾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癡呆)以及其他慢性疾病。
姜黃的功效與作用
(一)姜黃的作用
利膽作用。
姜黃煎劑及浸劑能增加犬的膽汁分泌,使膽汁成分恢復正常,并增加膽囊收縮,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續(xù)1—2小時。姜黃素或其鈉鹽有利膽作用,靜脈注射于狗,可減少固體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膽汁分泌量,但從總的絕對值來看,膽鹽、膽紅素、膽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另一種同屬植物中提出的揮發(fā)油增加膽汁分泌,色素則引起膽囊收縮。Curcumen為膽甾醇溶劑,可用以治療膽道結石。50%姜黃煎劑可促進食欲。
抗菌、抗炎和鎮(zhèn)痛。
姜黃素及揮發(fā)油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姜黃水浸劑在試管內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對接種病毒的小鼠,能延長其生存時間,但對在病毒性肝炎墓礎上加上化學性(四氯化碳)的肝傷害則無效。此外姜黃制劑可殺蠅。其揮發(fā)油和姜黃素對大鼠、小鼠急性和亞急性足腫脹性炎癥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其煎劑有鎮(zhèn)痛作用。
降脂、降壓和抗凝。
姜黃醇提取液、姜黃揮發(fā)油和姜黃素都有明顯的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的作用。
姜黃醇提取液對麻醉犬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姜黃素有增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的功效。
其揮發(fā)油和姜黃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姜黃素能增強纖維活性而有較強的抗凝作用。
收縮子宮和終止妊娠。
其煎劑對小鼠、豚鼠離體子宮呈興奮作用,對家兔子宮起收縮功效。
其煎劑腹腔注射對小鼠各期妊娠和早期妊娠有明顯的終止妊娠作用。
抗腫瘤作用。
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細胞進行組織培養(yǎng)及在體實驗,姜黃醇提物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在0.4mg/ml時能抑制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生長,并對淋巴細胞和Dalton氏淋巴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并能減少動物腫瘤的生長,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黃素。
光效應作用。
姜黃素在通常情況下殺菌能力較弱,但當給于光照射時,微克量的姜黃素就顯示出很強的光毒性反應。革蘭氏陰性菌對于姜黃素光毒性的抵抗力比革蘭氏陽性強。姜黃素的這種光毒性只有在有氧情況下才能產(chǎn)生。因此姜黃素可能作為一種光敏化藥物應用于牛皮癬、癌癥、細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療。姜黃素還能對易光解的藥物起穩(wěn)定的作用。如對硝苯吡啶的光穩(wěn)定作用特別強,使它半衰期延長6倍,可增強其療效。
用于風濕臂痛。
本品辛溫而兼苦,能外散風寒濕邪,內行氣血,通經(jīng)止痛。尤長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羌活、防風、當歸等祛風濕活血之品同用。
其他。
姜黃素尚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突變、抗腫瘤作用,以及抗微生物作用。
姜黃配伍應用
配桂枝,桂枝辛甘溫,氣味俱輕,善于溫通血脈,既可舒筋脈攣急,又能利關節(jié)壅阻,內通臟腑,外達肢節(jié)。桂枝溫通經(jīng)脈,助姜黃活血止疼,姜黃破血行氣,助桂枝通達陽氣,溫經(jīng)散寒,則血通脈,治上下關節(jié)凝滯,痹著疼痛等證。
配梔子,梔子苦寒,清熱解毒,瀉下焦火熱,入肝駔清膽退黃,梔子得姜黃行氣祛瘀之助,則疏利肝膽之力加強,共奏清熱利膽,解毒止疼之效,用于肝膽熱毒壅滯,血瘀氣結之發(fā)熱,口苦,脅下疼。
配當歸,當歸甘溫辛散,養(yǎng)血和血,通經(jīng)止痛,當 歸得姜黃之助,瘀血去而新生,一養(yǎng)一破,相反相成;姜黃得當歸之助,活血通絡,行氣止疼之功更著,用于胸痹心疼,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疼,閉經(jīng)等證。
配積實,枳實苦降下行,力銳氣猛,破氣消積,化痰除痞。二藥合用,一重破氣,一重破血,行氣逐瘀,用于胸痹心疼,脘馥脹疼,癥瘕積塊。
配蟬蛻,蟬蛻辛成涼,為輕清之品,辛可宜散,涼可去熱,能散風除濕,清熱解郁,既能宣通火郁,又可透風濕于火外,姜黃既能溫散寒遏,助蟬蛻透達火郁。又可降濁泄熱,導火下行。一開宣。一降泄,升清降濁,開陽散火,則內外通達,氣血調暢,以消三焦火郁之邪。
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苦辛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地丁得姜黃疏風活血,溫通之助;直達病所,清熱解毒,溫通寒清,共消癰腫。
【副作用】
(一)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二)臨床觀察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劑量過大(15g以上)有內熱上火的反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凡病因血虛臂疼,血虛腹疼,而非瘀血.凝滯,氣壅上逆作脹者,均勿誤服,誤則愈傷血分,令病轉別。(《本草經(jīng)疏》)
辛燥破血之品,虛證及孕婦忌服。
以上文章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姜黃的作用、配伍應用及副作用的介紹了,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了解了吧,如果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呢,請到專業(yè)的醫(yī)院或者網(wǎng)站咨詢專業(yè)的專家。
蜂蜜以稠如凝脂、味甜純正、清潔無雜質、不發(fā)酵者為佳。蜂蜜的作用也非常多
食補在我國的養(yǎng)生之術當中占了很大一有些,冬氣候溫驟降,霧霾氣候頻繁,立
龍鳳胎寶寶相較于雙胞胎寶寶來說更受父母的喜愛,畢竟這樣人生就圓滿了,那
中醫(yī)有很多保健養(yǎng)生的方法,比喻藥浴就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藥浴保健越來
三伏天如何祛濕?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運化水濕;蚍棉较阏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
有不少朋友認為可以通過手掌來看相,事實上,手掌確實隱藏了不少人體的秘密
【導讀】高血壓吃什么中藥好 五個中醫(yī)藥膳治療高血壓。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
痛風是非常痛苦的疾病,而且難以治療,那么針灸能治療痛風嗎?針灸如何治痛
艾灸是中醫(yī)常用的治療手段,艾灸的穴位也是很關鍵的,那么艾灸三陰交穴的作
對于人們來說,買東西最怕的就是買到假的,而如今市場上,中藥的品種魚龍混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