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往往會讓人付出沉重的代價,讓人惋惜,預防抑郁癥要警惕哪些因素呢?什么食物能改善抑郁癥狀呢?
據(jù)香港《文匯報》報道,在香港有線電視財經臺有“美女主播”之稱的梁靜雯,昨天(8日)在元朗錦繡花園住所,被母親發(fā)現(xiàn)躲在房內燒炭自殺殞命,終年34歲。警方于現(xiàn)場未有檢獲遺書,厭世原因懷疑工作壓力,但初步調查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驗尸確定。在為這條年輕生命感慨之時,應該警惕高發(fā)抑郁癥的春季。
統(tǒng)計分析,從年齡結構來說,15-35歲是自殺最高發(fā)的年齡。就自殺原因來說,目前因抑郁導致自殺還是首位,但壓力過大引起的自殺目前有所增多。女性自殺人數(shù)是男性的一倍左右。自殺的平均年齡36.3歲。專家對自殺時間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自殺的時間很有規(guī)律性,多發(fā)生在晚上6時到夜里12時。
而春季的不穩(wěn)定氣候也成了抑郁癥高發(fā)的誘因之一。
人體為了適應這個氣候變化,大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就會積極的進行調節(jié),一般來說正常人都能適應這樣的氣候,但也容易引起感冒、春困等精神倦怠現(xiàn)象。由于精神疾病和一些神經遞質或激素的分泌失常有關系,氣溫多變容易使有精神病史的人內分泌活動發(fā)生變化,產生情緒波動,誘發(fā)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等多種重性精神病。
如何預防春季抑郁癥的發(fā)生呢?
如出現(xiàn)情緒低落或煩躁、焦慮時,要意識到這是人體季節(jié)性情緒波動,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注意合理作息,適當減少工作量,多休息。
多出去走走,多親近大自然。除了休息日約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之外,在室內、辦公桌上養(yǎng)一些綠色植物,每天精心澆灌,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
9種食品有助抵抗抑郁
深水魚:研究認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可產生常用抗憂郁藥如碳酸鋰的類似作用,使人的心理焦慮減輕。
香蕉: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alkaloid)的物質,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最好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減少憂郁情緒。
葡萄柚:葡萄柚不但香味濃郁,更可以凈化繁雜思緒、提神醒腦;其所含的高量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細胞的濃度,增加抵抗力,而且是參與人體制造多巴胺、腎上腺激素等“興奮”物質的重要成分之一。
菠菜:菠菜除含有大量鐵質外,更有人體所需的葉酸。人體如果缺乏葉酸,則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癥和早老性癡呆等。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5個月后都無法入睡,并產生健忘和焦慮等癥狀。
櫻桃:研究發(fā)現(xiàn),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質,可以減少炎癥。專家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有報道指出,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人會有頭痛、肌肉酸痛等毛病,也可以吃櫻桃來改善狀況。
大蒜: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降低膽固醇功效的研究,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吃了大蒜之后,人感覺不易疲倦、焦慮減輕、不容易發(fā)怒。
南瓜: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yǎng)素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惟一的燃料,能幫助人體維持旺盛精力。
低脂牛奶: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讓有經前癥候群的婦女服用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后,3/4的人都變得不太緊張、暴躁或焦慮。低脂或脫脂牛奶是鈣的最佳來源。
含硒類食品:英國心理學家們給接受試驗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后,受試者普遍反應,覺得精神很好,思緒更為協(xié)調。硒的豐富來源有干果、雞肉、海鮮、全谷類等。復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面包、蘇打餅干,其所含有的微量礦物質如硒,能改善情緒。
大家身邊有打呼嚕的人嗎?打呼嚕有時候不僅影響他人睡眠,對自身健康也是有
你是一個愛笑的人嗎?笑容的背后其實隱藏著很多好處和隱藏力量,本片文章為
冬季睡覺腳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環(huán)不好,血流不足,使足部表面溫度偏低。再加上
近日,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董峰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提出了
上臺發(fā)言緊張怎么辦?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是在面試,演講,或者是在一些
在職場生涯中,我們需要耳聽六路,耳聽八方,需要我們懂得最基本的上班禮儀
家長性格對子女有何影響?家長在生活當中對孩子的態(tài)度,和教育的方式都直接
之所以現(xiàn)在在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畏畏縮縮不敢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因為
現(xiàn)如今對于一些即將開始大學校園生活的新人來說,總會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問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在孩子的教育撫養(yǎng)問題上最在意的就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個美好的時期,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在這短時間內我們會留下很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