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開食物成分表不難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干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難。因此,不妨充分利用三餐進食的機會來補水。每天除喝水之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
立冬已過,尤其北方地區(qū)開始供暖,室內(nèi)干燥的空氣常讓人感到肌膚粗糙、唇裂起皮、口舌干燥、體乏力弱……
這些都是身體向你發(fā)出的缺水信號。這時,有人會大杯大杯地喝水,但燥氣傷陰,喝進多少,排出多少,因而光喝水并不奏效。其實,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補“水”,讓身體變得滋潤起來。
多吃果蔬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西苑醫(yī)院楊力教授表示,秋冬季節(jié)燥氣傷陰,喝進的水很大一部分都隨尿液排出了。
此時,燥氣會導(dǎo)致體內(nèi)有火,不妨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既可保住水分,還能養(yǎng)陰潤燥。
翻開食物成分表不難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干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難。因此,不妨充分利用三餐進食的機會來補水。每天除喝水之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
“白色食物”能防燥
中醫(yī)認為,解除燥熱多用潤法。根據(jù)五行五色的原理,不妨多吃一些“白色食物”。做菜時,可以選擇白蘿卜、白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蓮子等。其中,白菜、蘿卜這兩種大眾化蔬菜功效最好,可謂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滋補品了!侗静菥V目》就稱蘿卜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蘋果高出8~10倍;而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預(yù)防因燥熱導(dǎo)致的皮膚干燥,其中的纖維素還可促使腸蠕動,預(yù)防便秘。但要注意的是,腸胃寒涼的人在冬季應(yīng)少吃一些。吃水果時,梨則是“補水之王”,不但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還有利于維生素的補充。
在烹調(diào)方式上,可做一些多汁的流食,如雪梨羹,把雪梨、銀耳、百合一起煮,加入些藕粉,有清熱生津、化痰潤肺的功效;百合蓮子小米小棗粥,有滋陰潤燥、補肺養(yǎng)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適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此外,還可以煲一些冬瓜湯、蓮藕湯、白蘿卜花生湯、大白菜湯等。楊力還提醒,冬季晨起最好能喝一杯蜂蜜水,或者在早餐的豆?jié){或牛奶中加入些蜂蜜,能有效緩解冬季皮膚缺水少油、體內(nèi)積火燥熱的癥狀。
多吃酸,少吃鹽
冬季補水還應(yīng)注意兩點。其一,少辛增酸。飲食應(yīng)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應(yīng)多吃山楂、柚子、石榴、蘋果等清潤甘酸的水果,由于其中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礦物質(zhì),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可以滋陰潤燥。其二,少吃鹽。如果飯菜中含鹽量太高,會導(dǎo)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于各種細菌在上呼吸道存活;高鹽飲食還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各種病菌乘虛而入,誘以咽炎。另外,炒貨如瓜子、花生之類也要少吃,這些食物又咸又干,同樣是咽喉的大敵。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著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jīng)不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了,吃什么,怎么吃才是人們所關(guān)心的。[[想要科學(xué)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想減肥多吃冬瓜皮和紅豆]]
[[編輯推薦:2010拿什么來拯救白領(lǐng)飲食危機?]]
[[編輯推薦:晚上喝酸奶更容易補鈣]]
感冒人人會遇到,處理好了便只是一段小插曲;處理不當(dāng),則病情遷延,甚至引
秋天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很多水果都是在這個季節(jié)豐收。秋天只要你吃對了
立冬之后氣溫會急劇下降,很多地方會開始下雪。在這一個時期,我們應(yīng)該如何
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還有很多垃圾食品的誘惑,人的體內(nèi)累積了很多的毒素。
食物是最好、最有力的排毒大師,比如富含維生素、葉綠素的食物,如糙米、蔬
美女們都想皮膚好好的,除了使用護膚品,飲食也是可以輔助的哦,以下8種食
冬瓜,這種最常見的蔬菜究竟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冬瓜一般用于煲湯或者涮火鍋
蔬菜中富含各種營養(yǎng),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墒,如果你烹飪蔬菜的方法不正
甜味劑可以說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無處不在,而各種甜味劑究竟有沒有好處呢?
水果味道甜美多汁,而且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可以為人體補充大量的維生素和膳食
夏季吃什么蔬菜最養(yǎng)生?哪種蔬菜是夏季最適宜補的時令蔬菜呢?到底是什么蔬菜
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不可代替專業(yè)醫(yī)師診斷、不可代替醫(yī)師處方,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dān)由此引起的相關(guān)責(zé)任。
Copyright © 2017 www.inbuc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9